我的德意志
在寫這篇文章前,剛好最近買的書〖我的德意志〗寄送到家了。這是我近期很喜歡的一位作家陳玉慧寫的。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是記錄他在德國的所見所聞,一本像遊記或日記一樣的書,結果跟我想像的有點出入,裡面是一篇一篇的短文,但內容比較偏向德國整體的社會、政治、經濟和城市介紹。不過還是滿有趣的,因為你必須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才能更深刻的體認到這個國家所散發出來的氛圍是怎樣的。德國(我現在指得是柏林)一直給我一個有點嚴肅有點陰暗的印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德分裂的過去,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段納粹的黑暗,整個柏林就是暗暗的,安靜的,陰雨綿綿的。好像有一片烏雲一直在頭頂似的。我在柏林的日子裡,雖不長,也能稍微地感受到德國人嚴謹、理性、準確的一面。像是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刻表、交通票分類之精確、德文的邏輯。真的很想補充一下德國的交通票有多令人大開眼界,除了一般的票之外,還有幫票,幾個人以上價格都不一樣,而且一般日常的月票,還有分時段,分日期,每到假日還可以多帶人,選擇多到不行,規則複雜的令人難以置信。而德文的邏輯,我雖然看不懂德文,但想必大家都知道德文的單詞就是一連串長到天邊的字母,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一個德語單詞裡,通常可以拆成很多個小單詞,連結起來後,是一個新的但卻更完整的意思。德國人講話非常精確,沒有什麼模凌兩可的狀況,就連他們的總理梅克爾也是,書上說,他之所以這麼受愛戴,就是因為他講話非常清楚,就算知道這個政見不受支持,也會在選前就講的清清楚楚。我想台灣的政治人物可能永遠不會理解這種作風。
今天呢,就跟大家分享我在柏林和閨蜜閒晃的一天。基本上,就是到了柏林的各處景點踩點拍照。讓我這個觀光客好好看一下這個充滿歷史故事的城市。就從首圖的布蘭登堡門開始吧。
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ger Tor
布蘭登堡門,由普魯士國王菲特列-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1791年建造。是一個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標誌。它的興衰史見證了德意志民族的興衰史。從歷史意義上來說,這座門堪稱是「德意志第一門」和「德國凱旋門」。
在門的最高處上面的雕像是勝利女神的銅製雕塑,女神張開深厚的翅膀,駕著一輛四碼兩輪戰車向著東側的柏林城。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
但一度在戰敗時被拿破崙拆下來運回法國當戰利品。後來又被德國人拿回來了,他們現在稱這座雕像為「歸來的馬車」。
旁邊是巴黎廣場,當天正在對奧蘭多的同志夜店槍擊案舉行哀悼。
前來致意的人很多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單看名字的話,可能看不出來這所謂的紀念碑其實是一個廣場的概念。它佔地兩萬平方公尺,足足有四個足球場那麼大,就在布蘭登門附近,這2711塊石碑高底起伏的排列在這裡。如果你只是站在外面看,你感受不到什麼,一定要親身走進去,在這高低起伏、光影交錯的矩陣中,越往裡面走,就會有越重的壓迫感。你旁邊像墓碑一樣的石碑越來越高,你好像被籠罩住了,前方也看不到盡頭,迷失、徬徨的感受問間湧入心裡。紐約猶太裔建築師艾森曼(Peter Eisenman)把這裡打造成「靜默之地」,運用抽像的概念,沒有姓名也沒有任何的雕刻裝飾,反而更有莊嚴肅穆之感。
其實德國人在面對關於納粹和猶太的歷史時,也是經過一番掙扎的。這段歷史,一直到二戰結束後的四十年才變成一項公共議題,期間左翼的自由派哲學家哈伯馬斯和右翼的歷史學家諾特為其中辯論的首領,他們論戰的核心就是納粹德國的歷史定位以及責任歸屬。最後,哈伯馬斯贏得了這項戰爭,他帶領德國人撥開歷史傷疤,去面對這過去,以凝聚國家認同。所以德國很多地方都設有屠殺猶太人的歷史事實碑和博物館,與其選擇逃避或視而不見,他們提供下一代的德國人一個反省與辯論的平台。
越往裡面走,就會越看不到光。
藉此表示當時猶太人的處境。壓迫、無助、看不到盡頭。
很特別的一個紀念碑
Sony center
如果你和我一樣,一直覺得德國是個高科技的地方,那麼來這裡就對了(笑)整個建築看起來就很有科技感。
裡面有很多商家,還有電影院。
但當天我好像是趕著去酒吧所以就沒有多逛了,哈哈哈哈。
存粹看一下而已
再來就是我在柏林看到最酷的景點了。
看到圖中那個被炸一半的教堂嗎?沒錯,就是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在平地的時候很難拍出整體的樣子,所以這張是我在高處拍的,就是剛剛說趕著要去的酒巴,哈哈哈)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由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建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損嚴重。戰後保留了教堂鐘樓的殘骸,並在周圍建造了新教堂和鐘樓。新舊建築二合一的壓迫感,讓後世作為警示戰爭的紀念。
近看的時候真的覺得超酷的,中間那空空的洞本來都是有大片的彩繪玻璃。但現在就這樣空在那。
其實是有人說要整修的,但後來大眾覺得與其整修或者完全拆除,不如就保有這個樣子,讓後世都可以感受到戰爭的威力。
建築風格是帶有歌德元素的新羅馬建築
最酷的是這其實是在很繁榮的地段,強大的衝突感讓人印象深刻。
教堂內部的裝飾,耶穌也難逃被破壞的命運
天花板的壁畫
牆面的裝飾
還有樓梯可以上去
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建於1895年至1905年間。中間經過許多波折,在二次大戰的時候,遭到盟軍轟炸並發生火災,整個圓頂被大火燒毀並墜入地面。後來修復了,只是原先很多設計和裝飾被簡化。
可愛的圓頂
新崗哨 (Neue Wache)
又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
出乎意料的,諾大的建築裡只有一座這樣的雕像。是象徵母親抱著孩子在戰爭期間的苦難形象,屋頂是挖空的,所以雕像就這樣日曬雨淋,很有畫面。
博物館島上隨拍
整修中。夏天去歐洲最討厭的地方就是古蹟幾乎都在整修,因為冬天會下雪,所以夏天的時候才能動工。
ciao~
小日記時間
剛剛我朋友跟我說,他最近考了一個對他職業生涯很重要的語文檢定。剛考完,可是結果還要將近兩個月才出來,他很緊張,很焦慮,所以.....
他想拜託我幫他抽牌。
哈哈哈哈,我沒有覺得很好笑,我只是覺得大家在無助的時候真的都無所不用其極。不過呢,這副牌已經順利地幫他預測了前兩次的考試結果,他說如果這次又中的話他以後會沈迷塔羅牌(笑)
真是傻孩子,如果你過的話當然是因為你有用功唸書啊。
fan page
Crystal palette by Kris Kao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留言列表